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16集课程复讲 |
羊英丽学长 |
|
蔡老师的父亲五十几岁的时候,接管了他们银行的证券所。因为接证券所,他们单位里得有一个人考上执照,于是就派了很多同事去考。蔡老师的父亲是年龄最大的,他也参加了考试。他的父亲白天上班,晚上就在那里看书,真的很用功。考试的结果是,只有一个人考上,那个人就是蔡老师的父亲,其他的年轻人都没考上。蔡老师看着自己的父亲在学习方面这么努力,自己也不敢偷懒啊,这就是“上行下效”的效果。我们如果想要让学生努力,作为老师就不用松懈偷懒,想要让自己的子女努力,就不应该不去努力,力行的效果是最大最明显的。 《孝经》里面有一句话:“教民亲爱,莫善于孝;教民礼顺,莫善于悌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教导人民懂得相亲相爱,莫过于教他们孝道;教导人民有礼有节,莫过于教他们悌。人只要懂得了孝顺父母,兄友弟恭,他自然就是个懂爱有礼的人。如今许多家长都觉得教孩子“高分”比较孩子有礼貌重要,其实这是错的,一个有礼貌的孩子,他的人缘自然就会好,这会为他以后的人生赢得许多的助力。 生活中礼让是非常关键的,你让我我让你,自然就什么事都没有,因为会顺畅。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,就容易造成堵塞,就好像那些拥挤的交通一样。有一次,蔡老师他们上杭州天目山去讲五天的课,他们上山的时候,迎面来了两辆车。蔡老师他们一看到有车过来就主动靠边让他们,第一俩车开过来了,车上的人很高兴,他们相互挥手致意,自然蔡老师他们也感到很愉快。结果他们等呀等,第二辆车却久久没有动静,蔡老师他们派人过去了解,才知道对方是想要让他们先过去。于是蔡老师他们就开车上去了,照面时大家都笑容灿烂,可见礼让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。那么,在家庭里面,如果能多一些礼让,那么自然就会少许多矛盾多一些欢乐,这样家庭吉祥幸福,何乐而不为呢? 古代的人兄弟之间的情谊也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迹。在晋朝的时候,有一个孩子名叫庾衮。他们村子得了瘟疫,他的几个兄弟都病死了,他有一个哥哥正在病中。当时他们村的长辈要带着孩子们尽快离开那个村子,可庾衮不愿意走,他想要留下来照顾他病中的哥哥。长辈们都劝他离开,可他说:我不能放下我的兄长不管。你们就让我留下来吧,我从小不怕病的。长辈们拗不过他,就让他留下来了。他白天照顾生病的兄长,晚上还要去凭吊那些死去的兄弟。就这样,奇迹发生了,他兄长的病居然好了,在那个时候这样的病能好简直是奇迹啊!这是因为他对他兄长的爱,这样的爱都能让病痛好掉一半,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别人的爱啊!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